PG电子奶茶

  • 展示中心
  • 【中航证券军工】8月月报 航天产业:星辰浩瀚千帆竞发

    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PG电子奶茶 阅读次数:

      7月,上证综指(-0.97%),深证成指(-1.07%),创业板指(+0.28%),国防军工(申万)指数(+4.46%),中航证券航天产业相关指数走势如下:

      ① 中航证券航天行业指数(+2.63%),跑输军工(申万)行业1.83个百分点;

      ② 中航证券航天防务行业指数(+1.95%),跑输军工(申万)行业2.51个百分点;

      ③ 中航证券商业航天行业指数(+4.12%),跑输军工(申万)行业0.33个百分点。

      7月3日,广东宏大002683)公告,公司拟以支付现金购买新疆农牧投持有的雪峰科技603227)股份2.25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1%),交易后雪峰科技将成为广东宏大的控股子公司。

      7月3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北斗时空信息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7月4日,大立科技002214)公告,公司中标“某型光电系统研制项目”。

      7月4日,中简科技300777)公告,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回购公司股份9.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成交总金额为195.16万元。

      7月5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7月6日,芯动联科公告,公司近日与客户签订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产品的销售合同,合计1.22亿元。

      7月8日,2024空天信息大会暨数字地球生态峰会在锡举行。本次大会以“发展空天新生态,释放数智新动能”为主题,探讨空天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挑战、新趋势。

      7月12日,工信部发布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

      7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旨在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总体要求,加快培育优势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水平,大力推广北斗应用,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全面助力北斗赋能千行百业。

      7月15日,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在香港圆满通过了卫星在轨技术验收评审和地面系统最终技术验收评审,标志着亚太6E通信卫星完成在轨测试,正式投入运营。

      7月17日,武汉市政府近日发布《武汉市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该措施旨在商业航天是通过社会资本投资,按市场机制运行,利用市场规则,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7月18日,中国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要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

      7月18日,由中国卫星600118)导航定位协会、四川国际商会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北斗规模化应用展览会在成都开幕,本次展览会以“深化北斗应用 促进智能产业”为主题,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北斗应用的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

      7月18日,长盈通公告,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向84名激励对象授予198.68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总股本1.62%),授予价格每股11.38元。

      7月18日,长盈通公告,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部分股票,国购资金总额为0.20亿元-0.4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3.13元/股,拟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7月19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将高分十一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7月19日,西部材料002149)公告,公司拟以0.25亿自有资金认购参股公司西部新锆494.85万股份,增资后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为8.48%。

      7月20日,复旦微电公告,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本次募投项目拟募集20.7亿元,主要围绕公司现有业务展开,包括新一代FPGA平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化可重构SoC平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新工艺平台存储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新型高端安全控制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及无源物联网基础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7月25日,根据人民网,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在我国新建成的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完成了高空模拟环境长程试验,验证了我国最大喷管面积比液氢液氧发动机长程工作的可行性,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7月30日,国科军工公告,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草案)》,拟向200名激励对象授予360.00万股(占总股本2.05%),授予价格为 21.13元/股。

      7月30日,国科军工公告,公司拟投资3.43亿元用于航天动力600343)建设项目,进行航天动力研发中心及配套壳体能力建设,向航天发动机总装领域转型。预计投资回收期为7年。

      7月,航天板块走势继续跑输军工板块,从基本面上看,航天板块2024H1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66.10%)低于行业整体水平(-47.26%);环比增速中位数(41.24%)高于行业整体水平(16.04%)。

      具体来看,本月国防军工(申万)板块最低点(即7月8日)至月底,整体上涨幅度为10.9%,而同期航天行业指数反弹幅度达到11.6%,商业航天行业指数上涨幅度达到13.0%。

      我们认为,消息层面以及政策层面上,7月,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章,明确提出了“加强航天、军贸等领域建设和管理统筹”,叠加8月初千帆星座发射,市场在7月中下旬对航天板块复苏预期有所提升,商业航天板块在国防军工各细分领域中涨幅居前。

      ① 航天防务方面,产业信息和数据仍未展示出基本面拐点,但伴随中报业绩预报的披露,市场预期也将逐步切换至2024Q4甚至2025年,而具有消耗属性的航天防务装备作战需求确定性依旧高,结合部分航天防务装备上市公司逐步披露部分重大合同,业绩或将在四季度或2025年初逐步迎来拐点,市场预期则有望在2024Q3及Q4整体回暖,估值有望得到一定修复。

      ② 商业航天板块,低成本运载、卫星互联网等商业航天细分领域正处于由早期的研发设计过渡至实质建设落地的阶段,商业航天板块走势驱动因素也将逐步由消息面和政策面过渡至基本面。业绩的兑现以及行业整体市场天花板扩充带来的新预期建立,将是支撑航天板块整体估值能否持续修复,板块走势持续处于重心上移周期的关键。

      ① 商业航天方面,国家队主导的高轨卫星互联网02星成功发射,同时千帆星座首批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规模迎来进一步扩充,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或将加速提升。

      ② 卫星应用方面,上海垣信公司作为G60星链的实施主体,市场化灵活优势将有助于我国低空互联网建设进度提速,将更聚焦于政府、企业以及消费端,其国内外市场拓展及组网进度值得麻将胡了最新官方版下载重点关注。

      ⑤ 政策支持方面,工信部持续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加大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如手机、汽车以及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探索及拓展,产业市场天花板或将得到进一步抬升。

      1、卫星制造与卫星互联网板块上市公司。今年下半年,星网工程与“千帆星座”(G60星座)等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均有望加速建设,事件催化下可能将持续带来卫星板块结构性的上涨机会;

      2. 与智能驾驶等战略新兴产业存在相关业务交叉的上市公司。近期,部分智能驾驶企业向公众端开放了自动驾驶服务,相关市场有望迎来拓展。而智能驾驶产业与航天产业在多个中上游领域存在交叉,如惯性导航、毫米波雷达、卫星高精度导航等等,在军民领域都有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的关注度有望持续提升;

      3、以军贸作为其第二增长曲线的航天防务板块上市公司。近期,包括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外长或国防大臣来访我国,均提及在国防领域加强合作,同时巴以冲突以及俄乌冲突均未迎来显著拐点,导弹以及智能弹药仍将保持在全球军贸市场的较高热度,相关上市公司也有望受益。

      2024年,我国已进入“十四五”后期,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重要组成、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各子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投资逻辑可总结为:

      ① 航天防务:短期内导弹与智能弹药行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快速增长,中长期看行业高景气周期有望维持到2027年。建议低成本化优势、数量规模与总产值规模优势、批产型号配套与研发型号配套以及高价值分系统四个维度去挖掘投资机会。

      ② 航天发射: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的空前增加,“液体+可复用”火箭或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航天发射的市场焦点,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参与核心环节配套、以及测运控领域中的企业。

      ③ 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关注具有批产能力,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以及在星间链路、新型电推进、卫星网络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

      ④ 卫星通信:卫星互联网应用有望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整体市场增速有望迎来历史提速拐点,关注低轨卫星互联网正式建设时间节奏、航空与海洋卫星互联网应用、手机直连卫星应用、6G建设等方向。

      ⑤ 卫星导航:关注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中游的传统龙头企业和拓展新兴领域(如自动驾驶)的企业,以及下游布局高精度导航市场和“卫星导遥+”的企业。

      ⑥ 卫星遥感:整体短期仍将处于朝阳高速发展阶段,高景气下的业绩持续性意义凸显,关注客户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源的企业。

      航天防务:航天电器002025)(连接器)、天奥电子002935)(时频器件)、北方导航600435)(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中兵红箭000519)(装备制造)、成都华微(模拟芯片)、菲利华300395)(复合材料)

      商业航天:航天智装300455)(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601698)(高轨卫星互联网)、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振芯科技300101)、海格通信002465)(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

      ② 部分航天装备研发定型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④ 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⑤ 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8月1日21时14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目前,我国已在2023年4次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2024年以来,我国成功发射高轨卫星01星、01星,以及中轨宽带卫星智慧天网一号01星(A/B)。以上均显示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程有望迎来提速,而未来伴随各卫星互联网星座正式建设的开始,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有望迎来兑现。

      2024年8月6日,“G60星链”(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在太原举行,首批18颗商业组网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千帆星座首批18颗商业组网卫星是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千帆星座第一代卫星(GEN1卫星)中的第一批次。采用上海格思航天自主研发的可堆叠型平板卫星平台,每颗卫星重300kg。未来,千帆星座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及高可靠性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

      千帆星座“G60星链”是2023年7月25日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低轨宽频全球多媒体卫星星座。根据规划,千帆星座预计今年将完成108颗卫星发射,一期发射1296颗卫星(第一阶段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648颗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到2027年提供全球网络覆盖),未来将打造超1.4万颗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的组网。

      “G60星链”(“千帆星座”)产业基地于2021年落户上海松江区。该项目由松江区、联和投资、临港集团三方共同打造,围绕卫星装备制造,卫星互联网领域资源整合、卫星网络运营、相关产业衍生培育孵化等协同的多层次产业布局形态,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高地,为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形成具有国际国内引领效应的“天地一体、万物互联”卫星产业标杆示范。

      目前,我国已经提出的巨型卫星星座计划主要有GW星网、千帆星座以及鸿鹄星座,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上海垣信是“G60星座”的实施主体,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联合投资,公司旗下有3家子公司,并参股格思航天(卫星制造)。此外,公司在2024年5月6日设立了北京分公司。

      上海垣信于2024年2月完成67亿元A轮融资,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卫星企业单轮融资的最大金额。公司融资信息如下表所示。

      此外,2024年5月29日,亚信安全与上海垣信卫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此次合作旨在支持国家卫星互联网“新基建”战略,共同推进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与安全规划。同时,5月24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方案发展的方向为,依托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格思航天科技000901)有限公司等领军企业,聚焦整星设计制造、卫星总装、运载火箭研发制造、地面基站和终端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及服务等业务领域。主要任务是绘制卫星互联网产业图谱、优化卫星互联网产业布局、培育产业创新生态、建立产业联盟(集群)、提高产业链协同水平、扩大应用示范场景、提升国际化商业化水平、完善产业配套政策等。

      综上可见,伴随着千帆星座首批卫星的发射,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规模迎来进一步扩充,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或将加速提升。上海垣信公司作为G60星链的实施主体,市场化灵活优势将有助于我国低空互联网建设进度提速,将更聚焦于政府、企业以及消费端,其国内外市场拓展及组网进度值得重点关注。

      8月6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快修订《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推动业务分类及界定更好满足新技术新业务发展需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统筹开展新型电信业务商用试点,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支持相关地区和企业有序开展业务创新。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更好地支持民营电信企业发展。

      2023年8月底,华为首发的Mate60 Pro首次在大众消费级手机上实现了卫星通话功能,为卫星通信进入大众消费级市场开创了先例。除了华为mate60 pro系列、Pura 70Pro系列之外,OPPO Find X7 Ultra、荣耀Magic6 Pro手机以及小米14 Ultra等手机均相继搭载了卫星通信模块,支持双向卫星通信。此外,2024年4月比亚迪002594)通信信号与中国电信601728)融创合作,开创了“卫星+汽车”新场景,联合推出汽车直连卫星业务,进一步打开了直连卫星通信的消费级市场。

      我们认为,在国内卫星通信产业下游应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的情况下,将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卫星互联网应用下游服务领域,有利于加大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如手机、汽车以及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探索及拓展,产业市场天花板或将得到进一步抬升。

      海外商业航天发射方面,2024年7月11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执行星链G9-3组任务过程中,二级火箭发动机第一次燃烧期间,发动机周围的隔离材料内部出现了液氧泄漏,导致任务失败。目前已在7月底成功复飞。

      海外卫星互联网方面,国内外几大卫星互联网宽带卫星星座发射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海外企业中的SpaceX与OneWeb公司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的规模较大,且进度较快,已经进入到了应用组网阶段,特别是SpaceX的Starlink,已累计发射超过6800颗。

      表4 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卫星星座发射情况(更新日期:2024年8月5日)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原则,提交申请后的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9年内必须发射总数的10%,12年内必须发射总数的50%,14年内必须全部发射完成。目前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射完成率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Starlink与Oneweb的星座发射进展目前在全球主要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具备了提供商业化应用的基础,而其他多国的星座建设计划仍处于建设早期阶段。

      表5 全球主要卫星互联网卫星星座申报及完成率情况(更新日期:2024年8月5日)

      应用方面,国外星链完成卫星视频通话实验,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持续扩容。近日Space X首次通过Starlink网络(星链)完成卫星视频通话的实验,SpaceX计划今年开始提供D2D文本服务,并预计在2025年扩展到语音、数据和物联网服务。据SpaceX官网介绍,直连手机业务可与现有手机配合使用,无需更改硬件、固件或特殊应用程序,便能实现“无缝访问文本、语音和数据”。

      2024年8月6日,高德红外002414)公告,公司与客户签订了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等产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合计1.99亿元。此外,2024年以来多家航天防务板块公司披露了重大合同签订情况,显示出航天防务板块部分订单有所落地,业绩有望兑现在在2024年年末。

      短期来看,2024年,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有望迎来恢复性快速增长。“十四五”以来,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在实战化演习消耗、新型号批产放量的背景下,产业需求整体维持高景气,但受到宏观环境等因素扰动,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2022年以来产业的阶段性波动仍未出现好转,且各企业在收入与盈利空间上的压力在持续加大。我们判断,当前已经步入“十四五”后期阶段,临近2025年及2027年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在宏观环境等扰动因素逐步消散下,导弹与智能弹药行业有望受到2022-2023年订单后移+需求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因素影响,在2024年迎来行业恢复性快速增长。

      中长期看,导弹与智能弹药的高景气周期有望维持到2027年。无论是内需还是军贸,导弹与智能弹药需求的持续性在军工板块各细分赛道中都相对具有优势,多家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企业的产能提升项目有望逐步完成建设,“十四五”末及“十五五”初的产能爬坡阶段将奠定导弹产业高景气持续快速的基础。

      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链各部分主要上市公司情况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多数上市公司集中在产业链制造部分,中上游分系统领域的制导控制系统、其他系统(电源及线缆)配套以及对应的上游元器件配套领域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

      在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确定的高景气中,业绩强持续性和高弹性的企业更有望持续处于较高的估值水平。因此针对于导弹与智能弹药产业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结合导弹与智能弹药的低成本化优势、数量规模与总产值规模优势、批产型号配套与研发型号配套、以及高价值分系统四个维度去挖掘,具体观点如下:

      ① 关注在装备性价比上具有优势的细分赛道。俄乌冲突体现出持续作战行动需要消耗大量弹药,在这种情况下制造成本更低的弹药可能会更加迎合作战需求,俄乌冲突中乌军也展示了将廉价技术与先进作战手段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在近期的巴以冲突中也大量使用了成本相对较低的火箭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数量优势弥补个体性能上差异的导弹与智能弹药细分赛道,如低成本火箭弹、灵巧弹药、巡飞弹等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在产业化后将相对更易形成规模效应,确保一定的盈利空间,值得关注。

      ② 聚焦在数量规模或总产值规模上具有优势的细分赛道。各类型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规模或总产值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而在数量规模或总产值规模方面具有不同投资价值的导弹型号相关企业,在收入及业绩变化上具有一定特点。在数量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导弹种类,如智能弹药、空面导弹或反坦克导弹等等,关注上游产业化能力成熟的龙头企业。在总产值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导弹种类,如面空导弹及空空导弹,市场空间较大,关注中上游的高价值领域的“少数”配套企业或受限于产能的高技术企业。

      ③ 聚焦批产型号配套与研发型号配套均衡的企业。配套研发型号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建议关注配套具有较高竞争实力下游客户,或者针对同一型号配套了多家下游客户的企业。配套批产型号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建议关注议价能力强并兼具跟踪部分研发型号的企业。

      ④ 聚焦高价值分系统领域企业。在量或价方面具有优势的各类导弹(空地导弹、面空导弹以及空空导弹)中,比如在战斗部、动力系统、制导与控制系统及弹体结构等四个分系统中,重点关注成本占比较高的制导控制系统。

      2023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67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火箭企业累计发射12枚运载火箭,超越历年总和,开创多项纪录。随着卫星发射需求的空前增加,我国民营火箭企业集体转攻“液体+可复用”火箭,“液体+可复用”火箭或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航天发射的市场焦点。根据各企业披露的发射计划,我国首枚成功实现可复用的火箭有望出现在2024-2025年。

      2024-2026年我国航天发射年均市场空间有望突破260亿元。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在研阶段具备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参与火箭核心环节配套或在火箭制造领域拥有新兴技术应用的企业、以及火箭发射测运控领域中具有技术或渠道优势、或具有相对完善的地面基础设施的企业。

      针对我国航天发射市场,我们建议围绕航天发射产业链的高价值量环节寻找投资机会,具体的投资建议如下:

      民营商业航天发射领域,星河动力依靠成熟的固体火箭技术,借助固体火箭低成本、快速响应的特点,通过连续成功发射已实现成熟的商业化发射服务;天兵科技和蓝箭航天则通过前期积累的液体火箭研发经验,凭借单体价值量更高的液体火箭,在商业航天市场已初具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② 建议关注参与火箭核心环节配套或在火箭制造领域拥有新兴技术应用的企业。

      根据美国ULA公司旗下最具竞争力的运载火箭——宇宙神5系列运载火箭的成本构成(如下图所示),火箭发动机成本占比达到36%,其次为箭体结构及电气系统(此处的电气系统为广义的电气系统,包含了运载火箭控制、飞行测量安全系统中的遥测系统、附加系统中的狭义电气系统等),占比分别为28%及21%。可以发现,以上三大部组件合计占比达到火箭硬件总成本的75%,是运载火箭硬件成本的主要构成。同时,推进剂贮箱是液体运载火箭的核心部件之一,占据箭体结构体积的80%和重量的60%以上,是火箭必需的消耗品,其成本约占整箭成本的25%左右。火箭贮箱是一个工艺过程复杂、技术和工程门槛高、技术和人才稀缺的领域,值得重点关注。此外,3D打印等新兴技术在火箭制造端也已开始应用,主要用于火箭发动机的管路类和涡轮泵类零件生产。航空航天零部件的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制造难度大,而金属3D打印技术在降低成本和加工周期、提高零件性能等方面颇具优势。综上所示,针对产业上游的配套厂商,建议关注参与火箭核心环节配套或在火箭制造领域拥有新兴技术应用的企业。

      ③ 建议关注火箭发射测运控领域中具有技术或渠道优势、或具有相对完善的地面基础设施的企业。

      火箭测控市场与火箭发射相伴相生,伴随着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稳步提升,火箭测控市场规模有望不断增长,确定性较强,且一般火箭测控服务企业同样布局卫星测运控领域,将有望受益于商业航天发射与商业卫星测运控双重市场扩容的积极影响。建议关注火箭测控领域具有技术、渠道优势、或具有相对完善的地面基础设施的企业。

      卫星制造产业是卫星应用产业的空间基础设施上游,也是卫星应用产业拓展市场的基础。当前卫星通信、导航及遥感等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卫星制造的需求构成了核心驱动力。

      2023年以来,随着卫星互联网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以及上海“G60星链”、航天科工集团的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计划的相继提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2024-2026年潜在市场空间超过2400亿元(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行业整体规模由稳定持平转为快速增长的确定性较强,板块“价值投资”属性将愈加凸显,各卫星制造企业相关业务收入与业绩规模有望迎来提升。

      卫星制造产业链各部分上市公司情况分布具体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多数上市公司集中在卫星产业链中上游分系统领域的地面测控网及数据处理领域,星载上游元器件配套领域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

      ① 关注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制造产业链上具有批产能力的配套企业或总装企业。根据我们统计的2024-2026年卫星制造市场规模测算,通信卫星以及遥感卫星星座在需求量以及总体市场规模上都具有相对更高的优势。伴随未来几年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发射数量增速的逐步提升,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的市场空间扩容速度将逐步驶入快车道,部分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望逐步有项目制转为持续性批产。尽管部分卫星制造企业配套的盈利能力或因卫星单体价值量下降而短期承压,但伴随规模效应带来边界成本改善以及产量的提升,企业毛利率下滑带来的阵痛将逐步得到缓解。

      ② 关注通信及遥感小卫星在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环节上具有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毛利率较高)、正处于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卫星空间系统的分系统主要由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姿控系统、轨控系统及测控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各类卫星空间段分系统成本构成中,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的成本之和占比均超过50%。在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等高价值量领域中,已经具有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更有望在卫星制造行业提速之际具有先发优势,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毛利率较高),正处于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有望获得相对更高的业绩弹性,消化相对较高的估值。

      ③ 关注小卫星星座组网趋势下,在星间链路、新型电推进、卫星网络安全防护等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目前,卫星呈现出小型化、低轨化、星座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趋势下,星地/星间链路技术成为推动该趋势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如高中低卫星协同工作中激光链路、微波/毫米波链路的应用来提升星座服务性能(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在近年来太阳能电池取得突破性进展下,低功耗、高比冲、快响应、轻量化和低成本优势下的电推进技术在商业低轨卫星星座中的应用有望拓展,其中,低成本及长寿命的电推进以及集成化轻量化电推进,都是电推进面向商业化的重要趋势;卫星网络的安全防护目前是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伴随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大幕的逐步拉开,在硬件或软件层面可以增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需求将快速提升。以上包括星间链路、新兴电推进以及网络安全防护等卫星星座组网趋势下的重要技术关键领域将有望迎来低基数的需求高速增长,值得重点关注。

      2020年以来,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每年都在发生众多变化,在航天和信息技术以及商业力量的推动下,全球卫星通信行业进入了以HTS(高通量卫星)和NGSO(非静止轨道)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发展阶段。

      从卫星各细分产业收入增速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2023前三季度卫星通信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是卫星通、导、遥三大应用细分领域中增速最低的。从卫星通信产业链下游企业中国卫通2023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收入端与利润端均有下降,也反映出当前卫星通信产业的应用端市场空间仍尚未迎来明显变化。

      但2023年以来,卫星通信(含卫星互联网)的概念性相关事件频繁发生,都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市场对相关概念股的高度关注,行业发展也确实产生了实质性变化,我国已初步建成首张完整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沿线重点区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互联网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技术验证阶段、传统卫星通信设备与大众智能手机结合带来消费端市场增量、卫星通信有望成为6G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等。

      卫星通信应用产业链主要为地面设备和运营商构成,相关上市公司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我们判断,在“十四五”中后期,“沉寂已久”的卫星通信板块将蕴含着众多价值投资机会。具体观点如下:

      ① 重点关注国内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正式建设的时间节奏,这将是低轨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逐步业绩兑现的起始点。伴随着2023年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验证星多次成功发射,参考我国卫星星座部署步骤,我国国家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序幕已拉开,相关卫星互联网应用企业的业绩也有望逐步开始兑现。

      ② 伴随“十四五”未来几年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高低轨卫星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为卫星通信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带来基本面上的改善,为投资者带来更多价值投资机会。

      卫星制造方面,重点关注通信小卫星制造产业链上已经具有一定批生产的配套企业或总装企业收入与利润规模的提升。在通信小卫星中有效载荷、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的配套企业中,关注已经具有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的企业,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毛利率较高),正处于产业化过程中的企业。

      地面设备企业方面,重点关注卫星通信地面终端领域中具有产业化能力和低成本优势的企业、或在部分领域具有高技术壁垒,通过扩产加强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卫星通信地面终端领域中具有产业化能力和低成本优势的企业在市场拓展上将具有更多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在部分领域,具有高技术壁垒,通过扩产加强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在业绩上有望表现出更高的弹性,以及对高估值更强的消化能力。

      ③ 航空及海洋互联网市场是在我国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中有望率先得到拓展应用的领域,有望为相关运营商带来业绩增长提速驱动力。由于我国“十四五”期间,空间基础设施已取得一定进展、且商业模式更为成熟的高轨卫星互联网领域市场预计将快速发展。

      ④ 关注手机直连卫星对传统卫星通信应用市场渗透率的加速作用。消费级卫星通信手机终端的推广,有望进一步拓展卫星通信在消费者端的应用。在市场对卫星通信关注度空前提高之下,重点关注天通一号网客户数量的变化情况,因为卫星通信服务市场空间的拓展进程才是决定我国传统卫星通信市场能否可以迎来提速拐点的关键,也是中长期卫星通信设备终端企业业绩增长能否持续兑现的核心。

      ⑤ 关注6G建设进展对卫星通信产业带来的需求空间影响。卫星通信是6G时代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必要组成部分,即实现偏远地区、海上、空中和海外的广域立体覆盖,满足地表及立体空间的全域、全天候的泛在覆盖需求,实现用户随时随地按需接入。伴随卫星互联网加速建设进程以及6G时代的到来,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产业融合可能为行业带来新市场空间。

      卫星导航产业是我国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三大产业中发展相对更为成熟的细分板块。从行业发展变化上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卫星导航产业发展重点仍是拓展国内“卫星导航+”或“+卫星导航”的新应用领域拓展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

      我们预测,“十四五”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的增速,高精度市场细分赛道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叠加海外市场需求的加速释放,卫星导航产业需求侧景气无忧。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循环。上游基础部件是产业实现国产替代的关键环节,主要由基带芯片、射频芯片、板卡、天线等构成;中游是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下游的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提供众多行业应用。具体产业链图谱如下图所示。

      ① 重点关注北斗应用产业中上游领域具有明确市场布局或已经拥有较大市占率的企业。由于芯片、板卡、模组、数据处理、天线等基础器件和基础软件作为各北斗应用终端的共同设备基础,需求将伴随北斗应用市场下游的拓展保持稳定的增长,由于上游基础器件对企业在中下游市场拓展(价格以及性能层面)的影响重大,从当前各中下游厂商开始向上游拓展来看,北斗上游产业链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建议关注具有明确下游市场布局或已经拥有较大市占率的上游企业;

      ② 传统导航应用终端集成重点关注头部企业,新兴导航应用终端集成重点关注商业模式清晰,营销能力强,掌握明确下游客户资源的企业。传统的北斗产业终端设备方面,“十四五”中前期有望伴随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替代更新再迎“第二春”,但当下仍建议关注头部企业;新拓展的“+北斗”或“北斗+”融合产业应用终端方面,盈利模式清晰,营销能力强,掌握明确下游客户资源的企业在业绩弹性上或更具有优势;

      ③ 重点关注“高精度北斗导航”以及在卫星导遥融合领域布局的企业。“高精度北斗导航”与“卫星导遥”产业融合催生的更多增量市场(如车规级自动驾驶、灾害位移监测、农业等),是“十四五”未来几年卫星导航市场持续快速发展中的重要驱动力,在这些领域布局的企业业绩弹性相对表现更好,有望消化更高的估值。

      卫星遥感应用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是近年来卫星产业四大细分市场中最高的,2019-2022年复合增速达到50%以上,未来3年行业核心产值有望维持40%的增速(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

      当前,遥感产业下游数字政府建设、实景三维、灾害监测等to G领域对卫星遥感需求不减,卫星遥感行业在短期内整体仍处于朝阳高速发展阶段,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有望维持在40%增速左右,2025年核心产值有望超过300亿元(数据见往期报告《飞雪迎春到——军工行业十问十答&2024年投资策略》),是卫星产业中成长属性相对更高的细分赛道。

      从卫星各细分产业收入增速变化情况来看,2019-2022年卫星遥感应用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是卫星产业四大细分市场中最高的,复合增速达到50%以上,表现出高成长型产业的初期特征,未来3年行业底层有望维持40%的增速。中长期看,基于云服务向to B及to C端的拓展,将有望成为支撑卫星遥感产业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第二曲线。结合卫星遥感产业上市公司未来募投项目的实施节奏来看,众多卫星遥感中下游企业募集资金向卫星遥感(或卫星遥感+)线上服务拓展,项目落地时间集中在“十四五”末期。

      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围绕卫星遥感产业链中企业的业绩持续性上寻找投资机会,具体观点如下:

      ① 关注客户多元化、收入结构均衡的企业。目前,军民客户比例均衡的企业,受到国家经济情况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小,业绩增长持续性更强,另外,我国卫星遥感下游应用领域更集中在to G端,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② 关注拥有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源的企业。早期我国卫星遥感应用厂商所采用的数据源主要来自国外,随着我国商业遥感卫星的持续发射和商业遥感市场的逐步完善,根据中国测绘学会的研究,我国卫星遥感影像自主保障率已达90%以上。随着卫星遥感下游厂商陆续回溯产业上游,拥有具有稀缺属性的遥感数据将在下游市场竞争中变得愈发重要。

      截至2024年8月7日,共计68家军工企业公布2024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快报),其中28家业绩预增,40家业绩预减,整体来看,目前发布预告(快报)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下限中位数为-37.53%,增速上限中位数为-25.21%。但从2024Q2数据来看,同比增速中位数为-47.26%,环比增速中位数为16.04%。

      而根据航天板块目前披露的公司业绩情况来看,净利润增速下限中位数为-67.26%,增速上限中位数为-53.43%,均落后于军工板块整体水平。从2024Q2数据来看,同比增速中位数为-66.10%,环比增速中位数为41.24%,明显高于军工板块。

      我们对中航证券航天行业指数标的进行PE(TTM)统计,截至2024年7月末,指数市盈率为46.18倍,较6月底上升1.78,处于2018年以来的13.19%分位。

      航天防务:航天电器(连接器)、天奥电子(时频器件)、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中兵红箭(装备制造)、成都华微(模拟芯片)、菲利华(复合材料)

      商业航天:航天智装(星载IC)、国博电子(星载TR)、中国卫通(高轨卫星互联网)、航天环宇(地面基础设施)、振芯科技、海格通信(北斗芯片及应用)、中科星图(卫星遥感应用)

      ② 部分航天装备研发定型进度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全产业链市场增速;

      ④ 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部分军品降价后相关企业业绩受损;

      ⑤ 行业高度景气,但如若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中航证券研究所由五次获得新财富机械(军工)第一的明星分析师邹润芳领衔,董忠云博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着力打造总量研究引领,以军工、硬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链投研体系,同时重点覆盖部分大消费领域。

      研究所拥有全市场大型军工行业研究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央企股东优势,深耕军工行业各细分领域,同时涉猎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非银、社服等多个研究方向。目前的主要业务包含:投研服务(可全面服务一、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主题指数构建及相关产品研发、协助投行类项目承揽及合作等。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