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奶茶

  • 展示中心
  • 如何在“热门话题”中寻求“独特视角”?上海视协短视频讲座进行中 ▸艺学堂◂

    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PG电子奶茶 阅读次数:

      为了推动优秀短视频的内容创作,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办的第五届短视频大赛暨第三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于3月中旬正式启动。在本届大赛作品征集阶段(大赛征集截止日为5月31日,详情点击此链接),邀请了业内专家走进上海部分高校和社区,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优秀作品赏析等方式,帮助大家熟悉掌握短视频创意思维与制作应用技巧,提高短视频创作能力。

      日前,短视频讲座的第三讲邀请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一级导演刘丽婷,她的讲座主题是:

      刘丽婷2002年大学毕业,进入上海电视台从事纪录片工作,始终坚守创作一线,因而所谓“如何寻找好的选题”“如何在热门话题和独特视角中寻找平衡点”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她实际工作中每天都会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她认为对于处于学生阶段或者业余爱好的短视频创作者来说,需要有这样的“前瞻意识”。

      对于视频创作,“选题”肯定是最最重要的。好的选题本身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选题一般,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什么是主题?什么是选题?“选题”字面意思就是“我选择创作的主题”。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问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可以拍宇宙、自然、科学、历史、人物、社会现实……在貌似无边无际的选题视野中,你如何经过“选择”“提炼”,把它们变成你可以驾驭、拍摄的题材内容?这是视频创作者,或者是记者、导演都要回答的终极问题。

      选题有一个“真实性”的基本原则,这个“真实性”并非泛泛而谈,而是贯彻于创作本身,回归到视频创作之初,电影的诞生,以及纪录片的诞生,其实就是来自于“真实”。

      例如:世界上最早的电影1895年《工厂大门》,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实景之作”,他们有12部实验性影片,本源都是纪录片。还有上海最早的城市影像,1898年的上海,还有1922年历史上第一部长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记录了因纽特人首领纳努克一家人从1920年8月到1921年8月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与白人交易、捉鱼、捕猎海象海豹、灶火烹饪,以及建筑冰屋的场景。1989年,该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电影记录册”。

      其实视频或者电影创作的原初,都是以记录真实生活为出发点。我们看到的1895年法国的影像和1898年上海的影像,记录下来的是什么?当我们拿起摄像机的那一刻,其实已经确立了我们最初的选题。为什么对准下班时分的工厂大门?还有一段著名的影像为什么对着一辆进站的火车?为什么拍外滩而不是街边的树?我们拿起摄像机拍摄的时候,最初还没有“主题构思”的时候,选择的都是那些让大家觉得新鲜、值得记录的东西。

      包括《北方的纳努克》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大家看到的影像是陌生、新奇、不了解的世界,1922年摄像机拍的就是这个,他们都符合真实性的原则。《北方的纳努克》用了一些我们现在的摆拍、情景再现的方式,但仍然是基于真实生活的演绎。

      今天谈真实性原则,大家听起来很像“新闻专业课”,但是从1895年到2024年,130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新面对“真实性”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网络终端可以发布视频,当有那么多题材可以任由我们创作的时候,真的应该回过头好好认识一下“真实性”是什么的问题。

      我们有时候会羡慕网上一些视频怎么能够拥有如此高的点击量。在流量时代,我们既需要明了什么东西有价值,不能流量至上;也需要掌握流量密码、观众心理,不能“自说自话”。

      “选题”到底怎样选?“热门话题”和“独特视角”之间的平衡,是走向成功选题的一条有效路径。我读大学时老师一直讲“选题为王”,很多时候,你选什么题目、能够拍到什么题目,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比如12集纪录片《故宫》的创作团队在故宫进行了长达几年的拍摄,在纪录片界还是非常震撼的,他们拿到了一个其他人很难拿到的选题,这已经成功一半了。2005年拍成后,果然获得巨大成功。

      后来又出了一部纪录片叫《故宫100》,它用更轻松的方法,也是进故宫拍文物,可以把文物拿出来转着拍,顶级专家出镜受访……可以拍到这样的选题,某种意义上,已经赢了。

      2016年又出了一部故宫题材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年已经有了包括B站在内的很多视频网站,《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首播,以非常轻松的方式让大家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从2005年的《故宫》至今,拍过很多类似的故宫纪录片,如《紫禁城》《故宫600年》等等,故宫是很好的IP,有很多人想看,甚至有很多自媒体拍故宫的猫,这样的选题就自带了一些热度。

      关于“独特视角”的问题,我很羡慕央视拍的《故宫》和《故宫100》,一个非常年轻的导演拍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是他自己的角度。

      《故宫100》真的很令人羡慕,可以拍到“没有人”的故宫。《故宫100》诞生于2013年,那个时候刚刚有略短的短视频出现。到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变得非常不像电视台的纪录片了。

      这几部片子创作于不同年代,获得了不同的创作资源,但是它们始终围绕“故宫”这样一个宏大的文化主题。当你心中想好一个主题,其实你已经有了自己的视角和方法去接近它,但前提是要吃透这个主题。

      我们普通的短视频作者更关注或者说更容易驾驭的还是关于“普通人命运”的选题,从中央台的《东方时空》到上海台的《纪录片编辑室》,从1990年代初起,主流媒体开始把焦点对准普通人。普通人是我们每个创作者更能够接近的主题,我们可以看一下,不同年代的创作者是怎样创作这个主题的。

      1992年上海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德兴坊》,创造超过30%的收视率,超过了史上任何一台综艺、晚会,可能只有1980年代的春晚可以与其媲美。《德兴坊》讲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一条老式弄堂的困顿和即将面临的变化。之前的镜头大多对准的是国家大事,人物拍的都是英雄和模范,当视频创作者发现身边普通的小人物的命运是“永恒的主题”的时候,《德兴坊》这样的纪录片就应运而生了。

      《毛毛告状》也很有代表性,讲的是一个外来务工女孩,她坚称自己刚出生的宝宝的父亲是一个上海人,但是他不承认,所以她来上海告状,还求助于电视台,导演看到了这个选题的价值,一个外来务工者如何在上海解决这个问题。当你决定拍它的时候,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它也创造了上海电视史上的奇迹。

      这个片子的可贵之处就是对准了一个最弱小最无助的个人,完整跟拍了整个过程。纪录片播出很多年之后,摄制组还对片中人物进行了回访,了解毛毛长大之后在上海的生活情况。当人物的命运与芸芸众生的命运产生链接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关注。

      2016年的纪录片《人间世》在网上也非常火,摄制组在上海的医院里驻点跟拍,见证了非常多的人间悲喜。

      这几部纪录片是不同年代创作的,它们关注的都是一个主题——普通人的命运。这是主题,什么是选题呢?你选择怎样的人,他能不能接受你的拍摄,这就是你创作的选题。这两项你咬准了,这个视频的拍摄就不会差。

      我们在分析纪录片的“主题”的时候,其实往往已经带着“视角”。比如说故宫是个好的主题,很多创作者可能都想走近它,你能不能带着自己的视角去走近它呢?《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效果未必比之前的《故宫》和《故宫100》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判断,在“独特视角”的问题上,大家不必妄自菲薄,我常常这样鼓励自己,也鼓励各位创作者。

      第一,新颖独特。就是要寻找一些新鲜的、人们不太熟悉的角度。比如我们平时去故宫都是买门票进去看文物,不少背景知识的讲解听起来艰深难懂。但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找到了故宫文物修复师,找到了这个角度,既不必占用很多故宫资源(诸如进行闭馆拍摄),又是非常新颖有趣且别人没有做过的角度,“赢面”自然就大了。

      如何从看似平常的故事中挖掘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这是落实选题过程中大家要思考的问题。拿《我在故宫修文物》来说,选择了拍文物修复师的角度后,最终要落实到拍哪几位修复师?修哪几样文物?选题不是选一个题目就好,而是应该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

      其次,讲好故事。比如拍《我在故宫修文物》,哪位修复师有故事?从他的形象、表达、个性、工作内容,以及在拍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事,创作者都要有预判。这种判断力需要创作者在实践中不停地摸索、思考。

      怎样寻找平衡点呢?“热门话题”和“独特视角”之间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比如这几年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度,特别是这几年关于考古的热度,都会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我们创作的主题。在这个热门的主题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含义和多元视角,这就是每个创作者的赛道。

      寻找平衡点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兴趣,没有题材的高和低,《故宫》《故宫100》和《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谁高谁低,就是来自于个人的兴趣。比如拍《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小伙子,他非常想知道文物背后的故事,他坚定了自己的兴趣点往里钻,他自己也有相关特长。

      比如《德兴坊》和《毛毛告状》,导演非常接地气,擅长和小人物沟通,有些创作者或许擅长和女性沟通,这些都会变成自己选择某一个选题的原因和特点。

      我相信不同的创作风格既来源于不同的资源,其实也来源于每个导演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擅长的东西,我们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没有谁比谁更高明,而在于你更擅长什么,你更能做到什么,你是不是能够形成自己完整、独立的视角和风格,并且可以很好地完成它。

      第一,跟风现象。如果现在拍考古、文物很热,那么考古、文物选题就是一条相对拥挤的赛道,那么独辟蹊径的能力就会显得很重要。李子柒成功了,你照着她路数搞就未必成功,你不妨去探索一条更加不一样的道路。

      第二,背离事实的创作原则。从事实当中选择你想要创作的部分,这是我们想做的,但是千万不能编造,不要以为不是在大的视频网站放的片子就可以搬弄事实,虚构创作和非虚构创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三,主观臆断,不尊重拍摄对象。拍摄对象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自然抓拍的,还是摆布的,还是看得出来的。你的作品是不是真诚,人物是不是能够真正走入人心,与你拍摄对象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拿到了一个好选题,就希望拍摄对象按照我们的思路去走。

      找选题永无止境,今年是我工作的第22个年头,我一直在找选题,不停地在找选题、累积选题,我有一个文件夹是安慰自己用的,就是写过就当做过了,你有很多很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它就会差一些机缘和机会去完成它,我们每个人还是要找准自己的特长,和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东西,你把这些东西攒起来,有时机就赶紧做,没有时机就放在那里继续积累、寻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赛道。

      选题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热门话题和独特视角大家需要平衡,其实真正需要平衡的是大家的内心,你到底想做什么,你坚定不移地做,你想做这个主题,坚持内心就可以完成它。

      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跟拍摄对象相关联的人物,请问如何做取舍?怎样衡量这个人物有没有进一步跟拍的价值?

      我们也拍了一些人物最后拍废掉的,没有用到成片中。当你决定跟拍一个人物的时候风险性已经存在,如果拍摄是有规定时限的,我们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拍一个班级,拍了A同学我觉得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我可能不会只拍A同学,还会有B和C同时在拍,因为有时候你们之间只是很初步的沟通,我们通常会在不停地拍摄过程中进一步甄选。

      纪录片耗片比往往比较大,千万不要硬拍,这个人拍着拍着不行了,不会成为好的东西的时候,要舍得放弃。我们工作中也会有很多丢在那里没法拍下去的故事,这些也很正常。

      这和经验有关,如果是我去接触到一个选题的话,我就可以很快判断它可以拍到什么程度,另外它其实和你花的时间也有关系。比如豫园湖心亭要修,这一修可能是半年时间,如果你愿意花半年去拍它,它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比较好的长纪录片。但是如果你只花了一个月,在这个事件发生了之后你都等不到结果,它就不会是一个很长的纪录片。

      我们现在的创作环境不太有机会花几年时间去跟拍一件事,国外有《人生七年》这样的纪录片,每隔七年拍一个小孩人生的经历和变化,这是非常好的选题,当然这个导演肯定不可能只拍这个纪录片,可能也拍了一年就剪了90分钟的片子。

      原标题:《如何在“热门话题”中寻求“独特视角”?上海视协短视频讲座进行中 ▸艺学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pg电子游戏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