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PG电子奶茶 阅读次数: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具有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的“双中心”战略定位。金融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如何助力科创企业,对于身处上海的各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既是转型方向和发展机遇,也是责任在肩。即日起,人民网在上海推出“上海金融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听听各大金融机构怎么想、如何干。
大模型技术迭代加速,金融科技前沿技术风起云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方兴未艾。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如何持续提高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推动优质金融资源更好润泽实体经济?为此,人民网上海频道专访了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钱军。
“纵观全球科创史,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往往相互成就。国际金融中心可有力支撑科创中心建设,科创中心能有效反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见证者,钱军认为,上海正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这对金融服务质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这些都对金融学科的发展、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迫切的需求。”钱军坦言,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2016年底成立,2017年6月正式办学,专注于高端金融人才教育和金融领域智库研究。“组建学院也是政府、高校、企业共同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金融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钱军认为,金融科技将成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钱军带领团队聚焦加强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比如,学院与各类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同时,学院还设立了金融科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平台。“通过这些举措,学院旨在培养具备科技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端金融人才,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贡献力量。”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政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加强与国际知名金融学院和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资源,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金融人才。
此外,学院还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与金融机构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钱军相信,学院将成为复旦金融更加闪亮的“名片”。
为了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提高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优质金融资源更好润泽实体经济,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联合人民网上海频道发起“2023首届上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实践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这是学院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钱军表示,通过征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案例,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力图通过一个个真实、立体的故事,展现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与成果。“他认为,这些案例不仅有助于总结成功的经验,还能启发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实践。
在征集过程中,学院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能够反映金融业在服务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案例研究,学院希望为同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共同推动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学院自建院以来,就非常重视高质量金融案例的自主开发和应用。“与人民网上海频道开创性地用案例的形式撰写报告集,再次走出课堂,与大众和智库决策层分享前沿洞见。这也是金融学院与主流媒体尝试合作开发、共同传播特色案例,推动案例从‘平面’走向‘立体’,更生动地讲述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调研成果还将反哺学院的教学。成为学院MBA、EMBA等项目学生的学习研究对象,为上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方案和智慧。
钱军表示,本次征集透过创新实践案例的观察和研究,从公司由内而外的治理、服务、到企业社会责任,并反映金融行业落实五大篇文章中的创新举措、有益尝试和成功经验,为同业带来参考借鉴,也为千行百业拓展思路,群策群力。
“一系列的创新探索,初心是要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钱军表示,此次系列调研将聚焦四个问题:一是党建如何引领队伍建设,二是如何服务人民城市建设,三是如何自身创新并助力科创企业,四是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这四个问题是基于当前金融发展的热点和难点,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阶期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党建工作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钱军表示,上海在推进“党建引领、金融帮扶和融资畅通”三大工程中,积极开展“金融+党建+调查研究”和“金融+党建+服务社会”工作,确保金融服务始终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担当。
通过征集金融机构的党建主题工作案例,学院鼓励创新实践,破解改革难题,推动金融机构党建实践创新。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还能进一步夯实金融业的发展根基,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正确方向。
“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钱军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业需要更加注重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助力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科创中心建设中,上海拥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海外人才吸引力。然而,科创企业活力不足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钱军指出,“这既有产业和企业的原因,也有金融支持不够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学院鼓励创投机构积极发挥作用,提供融资支持。这些机构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能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扶持和培育科创企业成长。”
“资本市场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钱军指出,上海拥有86家已上市“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在上市后表现优异,充分印证了资本市场的支撑作用。“通过加强与资本市场合作,学院致力于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金融服务,助推其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金融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科创企业的发展?
“金融机构需要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钱军认为。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是金融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金融机构需要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钱军强调。
在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时,钱军建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在数字化浪潮下,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应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创新往往源自实践,而金融实践创新往往领先于学术理论突破。”钱军希望,这些案例以理论研究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金融业服务社会的良好成果,为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借鉴,同时也为千行百业拓展了思路,群策群力共谱新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麻将胡了最新官方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