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奶茶

  • 形象展示
  • 诗情画意:借鉴经典古诗文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从王昌龄边塞诗谈讲好新时代边防军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PG电子奶茶 阅读次数:

      pg模拟器摘要:经典古诗文具有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对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传播有积极启示作用。本文围绕对王昌龄边塞诗的赏析,探讨在特定环境中如何展现边防军人的血性精神、时代风采、爱国情怀,让边关军魂更具感染力,以期为讲好新时代边防军人故事提供借鉴参考。

      习主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演讲与发表的文章中常有引经据典之语。习主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9月11日,习主席在前往塔吉克斯坦专机上谈到传统文化时感慨,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对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传播有积极启示作用。本文围绕对王昌龄边塞诗的赏析,探讨讲好新时代边防军人故事的方法路径。新时代边防是综合国力的象征,是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缩影,军事新闻传播必须讲好新时代边防故事。边塞诗是边防军人戍边卫国的真实记录,其在民间的广为流传可视为中国军事新闻传播的雏形。王昌龄作为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洋溢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所折射出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值得新时代军事媒体人学习借鉴。

      冷的边关热的血,边防线上写衷肠。讲好边防军人故事,就要充分展现其特有的血性阳刚之美。王昌龄脍炙人口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边塞诗,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驰骋疆场,淬炼胜战利刃。军旅人生最崇高、最壮烈的精神价值,就是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始终保持能打仗、打胜仗的胜战精神。王昌龄在《出塞二首》中运用象征性笔法,通过“骝马新跨白玉鞍”“匣里金刀血未干”的侧面描写及“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的烘托渲染,刻画了一位威武自信、浴血沙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生动展现了戍边将士敌人不灭、战斗不止的精神风貌。王昌龄的上述经典名句,不仅让当时的民众感到了“强兵守关,天下晏然”的安心,更揭示出一个铁律:没有哪一支军队,不渴望打赢;没有哪一名军人,不追求胜利。这依然是今天边防报道的追求。2014年8月25日《报》刊发的稿件《胜利,从何而来》,讲述了驻藏某旅官兵连续数年在上级比武考核中荣获团体第一的故事,展现了边防军人“除了胜利别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血性精神,引起强烈反响。这启示我们,边防报道既要写守,也要写战,要把边防军人胜战底气告诉受众。多讲边防军人不断砥砺血性胆识,真打实备的故事;紧跟新军事革命步伐,精练新装备、深研新战法的故事;着眼边防特点,发挥聪明才智强本领的故事。

      保家卫国,唱响英雄赞歌。古今中外,战争与英雄永远是人类最难的命题、最大的关切。从王昌龄《出塞二首》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到岳飞《满江红》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再到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充满精忠报国的壮烈情怀,成为激荡人心、昭耀后人的千古绝唱。祖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今天的边防军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军事媒体人应用心用情讲好他们的故事。2021年2月19日,《报》刊发的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首次披露2020年6月份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铮铮誓言,引发全网热议。由此可见,边防报道要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唱响英雄赞歌。要反映边防军人敢打必胜的决心和意志,引导官兵强化责任担当;要展现边防军人能征善战的风采,激励官兵向战为战;要多讲边防军人钢多气更盈的故事,展示人民军队由大向强迈进的铿锵步伐。

      守望和平,强化国防观念。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不竭动力,守望和平是中国军人的不懈追求。王昌龄的边塞诗以犀利的笔触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无论是《代扶风主人答》一诗中“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还是《塞下曲》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皆是直陈所见,慨叹边塞战争令人触目惊心的残酷悲惨,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边防,“边”是地域特点,“防”是职能使命。由此可见,边防报道归根结底要回答“能不能守好边”“能不能稳好边”等问题。从1992年至今,我国先后在中越边境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扫雷行动。《报》持续刊发《群英雷场铸丰碑》《老山响起扫雷歌》《生死雷场勇士行》等稿件,再现扫雷勇士与死神较量的壮举,展现他们为了维护和平和边民安全,赴汤蹈火、九死一生也心甘的血性底色,令读者动容。这启示我们,边防报道要反映边防军人“不把一寸国土守小,不把一寸国土守丢”的信念,更要展示边防军人稳边固防的实践。要主动发声,向世界展示中国军人守望和平的坚强决心;要巧选角度,立起边防军人热爱和平、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崇高形象;要回应关切,展现边防军人稳妥处置各种情况的过硬能力。

      边情天天在变,守防常守常新。王昌龄的边塞诗中,紧贴社会发展变革,从不同视角书写边防军人风采,展现边关新风新貌,让诗歌凸显时代气息。这对我们讲好边防军人故事有借鉴作用。

      胸怀大局,勇担时代大任。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边防成为有志之士建功立业的沃土,边塞诗因此洋溢着奋发进取和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在《从军行》中,王昌龄借景抒情,巧用“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的塞外艰苦环境,与“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戍边将士首战告捷之喜形成强烈对比,展现了戍边将士迎难而上、为国而战的风采。边关有寒风,有冷月,更有边防军人“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的热血赤子心。2020年10月1日《报》刊发的稿件《边关最念是家国》,以遥望中秋月为切口,讲述了驻守在帕米尔高原的边防军人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发展,一步步蜕变为铁血军人的故事,“自古边关重,我辈不可轻”的新时代边关精神感动无数读者。这启示我们,讲好边防军人的故事,要真正走进他们的精神高地,展现其“根”与“魂”;要让硬核思想软着陆,将家国情怀注入一草一木之中;要紧贴时代脉搏,凸显边防军人与时代同成长、与祖国共命运的核心立意。

      视野开阔,书写时代精神。王昌龄去过边塞,对边塞的“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有着特殊的感悟。在《从军行二首》中,以“秋草马蹄轻”“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等自然景物为衬托,展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险、效命沙场、保家卫国的精神风骨。类似通过写景物来反映特殊环境中人的精神境界的手法,在穆青的通讯《月夜寒箫》中也有体现。“低沉的箫声,便从我军阵地上响了起来,调子非常凄凉,尤其是在夜里,在长春孤城的近旁,那声音就更显得叫人心酸。”中秋之夜,寒箫呜咽,深陷重围的敌军斗志尽丧已是可想而知,“典型环境”的画龙点睛,生动再现了我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风采。由此可见,军事记者不仅要身入一线,更要心入一线,用心描绘典型环境来表现边防军人的情操;要写“情”表“意”,看似描景,实为达意,增强作品打动人心的魅力;要以景起“兴”,讴歌边防军人远离“花前月下、轻歌曼舞”的默默奉献,常年“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的忠诚坚守。

      着眼未来,传递时代强音。受时代潮流的熏染和影响,王昌龄的边塞诗即使描写残酷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绝无低沉伤感之意,反而尽显“手挥利刃、以御外敌”的雄浑气魄,发出时代强音。尤其是《从军行》中的名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宛如时代号角,激励一代代戍边将士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全媒体时代,做好边防报道更要紧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时代眼光观察边防透视边防,捕捉“活鱼”;要善用“看得见”的环境背景,更要把握“看不见”的时代背景,凸显边防军人的思想、站位、格局。比如,2020年8月18日《报》刊发的稿件《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三角山边防连:祖国永远在心中》,再现了习主席视察该连时的情景,深情回顾习主席看望慰问连队官兵的感人细节和殷殷嘱托,通过对官兵个体成长进步的细致描写,立体呈现边防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成果成效:“过去巡逻靠火眼金睛、靠铁脚板,如今,科技手段提高了管控效率,‘足不出户、实时监控’的目标初步实现了。”

      山河半寸不能让,甘洒热血献疆场。经典古诗文承载的是故事,记录的是历史,折射的是精神。纵观王昌龄边塞诗,其反映的家国情怀、英雄壮举等,是边防报道不变的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受时代的局限,他的某些观点与今天边防报道的导向有悖,如“悔教夫婿觅封侯”等。但王昌龄边塞诗的整体艺术风格对我们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以情动人,激发受众情感共鸣。王昌龄的边塞诗胜在“情”,通过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由物及心、由心及物的感发过程,传递出一种淳朴的精纯和感人的力量。在《从军行》中,诗人以“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之景写情、以“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之声写情,再宕开一笔,由景入情引出征子思“万里”外亲人之语。这样的笔法,不禁让人想到那首感动了无数国人的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描绘了有血有肉的当代军人形象,情景相生引发思想共鸣,体现了当代边防军人的家国情怀。这启示我们,军事记者要用心感受边防军人的喜怒哀乐,采用景物反衬、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其细腻的情感变化;要从人性情感出发,如通过远方的父母、家乡的妻女、刚萌芽的爱情等人事物来抒情,体现边防军人家国同构的价值观;要用事实细节丰盈边防军人的血肉和情感厚度,拨动受众的情感心弦。

      简洁明快,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王昌龄的边塞诗,非常讲究语言的精炼,真正做到了言均意足,意蕴无穷。《出塞二首》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汉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切入,构成了跨越时空的宏大意象。《塞下曲》中“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将“风”比喻为“刀”,戍边生活的艰辛、孤寂,力透纸背。这样的写法值得边防报道借鉴。如对“90后”排雷英雄杜富国英勇事迹的细节描写,“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生动地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血性胆魄和使命担当。全媒体时代,如何在“无限的信息”中攫取“有限的注意力”,军事记者就要发扬工匠精神,在内容上字斟句酌、反复打磨;要适应受众审美情趣变化,活用兵言兵语、网言网语;要转变文风,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把边防军人写“新”、写“活”。

      视听融合,带给受众多重体验。王昌龄的边塞诗十分注重声音与感情及景物的结合,是中国古典诗词在吟诵之中传递诗意和美感的凸显,也成为其诗歌经久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军行》中的名句“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海风秋”从声律上看,海是开口的,又是上声字,是由降到升的降升调。风是唇齿之间突然冲出的带有浓重鼻腔共鸣的高平调,这种声调上的结合,给人以雄浑强壮的感触,既是景物与声音的结合,也是情感与声音的结合。类似的表现手法对今天边防报道的多元呈现具有启示意义。当前,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网络视听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让边防军人形象更具感染力,就要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身,使报道更加立体和全面;要运用动漫、动图、沙画、裸眼3D、AR/VR等技术手段,增强受众感官体验;要加强沉浸式、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提高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