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1 17:23 来源:PG电子奶茶 阅读次数:
文化传承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各地,开展“非遗链接探索计划”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实践团成员走访参观并记录了当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搭建蒲城县非遗文化博物馆平台、拍摄非遗文化系列微纪录片,创新传承模式,赓续历史文脉,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时代活力。
杆火技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的代表性项目,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存世的宫廷低空焰火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中华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
实践团来到蒲城县陕西亿久烟花集团“蒲城杆火”传习所进行参观学习,访问杆火技艺第三十一代传承人冯建胜,了解杆火整个制作流程。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了解杆火技艺中破竹扎架、绘画素描、装药引线、裱糊装潢、搭架安装等每个环节的精细构成,深刻感受杆火技艺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
据冯建胜介绍,杆火这一工艺曾多次被应用于国内外奥运会等盛大庆典演出,杆火技艺的宣传力度不足是目前传承这项非遗文化亟须解决的问题。实践团制作杆火技艺宣传视频并搭建蒲城县非遗文化博物馆平台,希望在新媒体的助力宣传下,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感受杆火技艺的魅力,为这项传统文化工艺注入年轻力量,让它“活”起来。
在被誉为“泥土麦香”的蒲城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实践团成员在工作室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麦秆画展览馆。通过走访了解省级非遗项目麦秆画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历程,并亲自体验从挑选麦秆、蒸煮软化、染色、切割到拼贴成画的麦秆画制作过程,实践团成员亲眼见证了麦秆如何被赋予新的生命,转化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拍摄非遗文化宣传片,提升了麦秆画的社会熟知度,助力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女织布工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经五代传承人的精心传承与发展,至今仍保留着古朴而精湛的技艺。实践团成员深入蒲城县荆姚镇玉女手织布产业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在玉女手织布第五代传人张玉女细致的工艺介绍下,成员们参观了玉女土织布文化产业园、蒲城土布非遗传习馆、土织布加工厂、蒲城玉女土织布研学馆等,了解土布的历史起源、土布的历史演变、土布的传承应用等知识。
“县镇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张玉女表示,近年来玉女手织布产业将当地妇女调动起来,通过织布技艺,扩展产品内容、拓宽销售渠道,成功带领当地农村妇女脱贫致富。
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工艺操作,学习从纺线到织造的每一步流程,通过采访非遗项目传承人并制作宣传视频,讲述玉女手织布背后的故事。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技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为原料,在方寸之间尽显艺术家的巧思与精湛技艺。
实践团成员拜访了第三代核雕技艺传承人温文斌。温文斌从核雕的种类、作品题材等方面,为队员们进行展示。从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到民间传说中的神话角色,从秀丽的山水风光到生动的生活场景,无不展现出核雕艺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实践团通过拍摄非遗项目纪录片,对这门微缩世界的雕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悟到非遗文化的细腻与匠心独具。
在荆姚镇,实践团成员体验了陕西省非遗特色美食——炸皮油糕。队员们参与了非遗美食的制作,从和面、包馅到炸制,感受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通过亲身体验炸皮油糕的制作工序,实践团成员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记忆,并通过拍摄工艺制作视频,提升非遗美食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此次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实践团成员加深了对我国非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通过pg模拟器工艺视频制作、拍摄系列微纪录片、搭建平台等方式,生动记录并传播了蒲城非遗文化,提升了当地非遗项目的社会关注度。